乳白亚克力板因其优异的光扩散性和透光性,成为制作发光标识、灯箱和装饰照明的理想材料。为实现最佳视觉效果并确保产品长期稳定,需在设计和应用环节关注以下技术要点。
一、 关于批次色差
1. 成因分析:
¢ 色膏差异:不同生产批次的色膏原料之间存在细微的色相差异。
¢ 生产控制:生产过程中色膏添加比例的微小波动会影响成品颜色。
2. 行业标准:
¢ 不同批次生产的亚克力板之间存在色差是正常现象,通常要求颜色接近度应达到 ≥95%。
¢ 建议:对于同一项目,应规划并一次性采购足量板材,以确保颜色统一。若需补料,需预先评估色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二、 避免灯珠可见的设计方案
核心目标是实现表面亮度均匀柔和,同时完全遮蔽底部的LED灯珠。
1. 关键因素:灯与板材的间距
¢ 灯珠可见度主要取决于LED灯条与亚克力板扩散面之间的距离。
¢ 通用原则:在LED灯珠密度和功率固定的情况下,增加间距是避免看到灯珠最有效的方法。
2. 设计依据:
¢ 需综合考量LED灯的功率(W)、灯珠的中心距(密度) 以及板材的厚度,通过测试确定最佳安装距离。
¢ 常用方法是进行光学模拟或制作小样进行实际打光测试。
三、 开槽安装与漏光控制
在开槽安装LED灯条的方案中,防止槽口处“漏光”或“透灯”是关键挑战。
1. 问题成因:
¢ 为保持不同厚度板材打光后视觉效果一致,生产时厚板(如20mm)的色膏添加比例会低于薄板(如3mm)。
¢ 若开槽过深,相当于在厚板上创造了一个“薄区”(例如,在20mm板上的15mm深槽,剩余壁厚仅5mm),该区域的遮光能力会显著下降,导致灯珠可见。
2. 解决方案:
¢ 方案A:结构设计优化
n 将LED灯条在槽内下沉安装,确保灯珠与板材最终发光表面之间留有足够的扩散距离(H)。此距离需通过实验确定,通常与槽深无关,只与灯珠至表面的总距离有关。
¢ 方案B:材料定制
n 在生产板材时,根据**(板材总厚度 - 开槽深度)** 的数值来定制色膏添加比例。例如,计划在20mm板上开15mm深的槽,则应按约5mm厚板材的色膏比例进行生产,从而保证槽底剩余壁厚部分具备足够的遮光能力。
四、 耐温性与储存环境
1. 长期耐温性:
¢ 亚克力材料的长期连续使用温度上限为80℃。超过此温度,材料软化和变形的风险将显著增加。
2. 储存与使用环境:
¢ 板材应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。
¢ 建议储存温度应控制在50℃以下,并远离热源及长时间阳光直射,以避免材料发生不可逆的热变形。
五、 热胀冷缩的处理
1. 材料特性:
¢ 亚克力树脂具有显著的线膨胀特性(线性热膨胀系数约为 7×10⁻⁵ m/m·°C)。
2. 设计与安装要求:
¢ 必须预留伸缩间隙:在安装固定亚克力板时,严禁采用刚性无缝拼接。所有固定点应为弹性固定(如使用橡胶垫圈),并在板材接缝处预留足够的膨胀间隙。
¢ 保持环境稳定:尽可能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和安装,以减少因环境温度剧烈变化导致的尺寸波动,确保安装精度和产品长期稳定性。